明開國功將傅友德
明朝傅友德曾被朱元璋稱為:「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他是明朝的開國功將之一,西伐巴蜀時太祖寫作《平西蜀文》贊他;北征大漠時七戰七捷,創下傳奇戰功;南平雲貴時僅用百餘日就平定了貴州、雲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論功行賞,封傅友德為潁國公,授予免死和世襲鐵劵。
可是,這樣一位開國大將最終沒逃過功高蓋主之嫌,授予免死和世襲鐵劵沒有任何意義,他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身亡。
傅友德的自刎,以及割下自己兒子頭顱見朱元璋的行為,似乎是在「找死」,到底為什麼如此激憤而死?本文接下來分析一下他,從中找到合理的解釋。
農民到將軍
傅友德世代為農民,故而他日後戰功赫赫,卻有一點本質變不了,即只會為生存而去維護自己利益,卻不會捍衛和爭取自己的權力。再反觀,凡是武將名門出身的人,在處理朝廷君臣關係上,通常明智一些,讓自己利益與 權力最大化才是重點,生存問題不在他們考慮範圍。
所以,從農民到將軍的傅友德不懂得變通,相當於有苦說不出。
而自古以來建立新朝的君王,坐上皇位後就想傳位萬萬代,困擾他們的是皇家威嚴如何才能在開國功臣面前展現,如何坐穩龍椅後安全交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面對確實功高蓋主的功臣,要麼由他們居功自傲,要麼除之而後快,這全看皇帝的選擇。
朱元璋本身也是農民出身,自然會選擇除之而後快,特別是戰功顯著又難以駕馭的功臣。那麼,傅友德對明朝功勞大不大?肯定大;他對朱元璋不忠心嗎?打勝仗給大明朝就是他一片忠心。胡軍扮演的朱元璋
傅友德的戰功說一:南征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率大軍從湖廣出發,浩浩蕩蕩奔赴雲南,深入到蔥巒疊障的雲貴高原。一路上途經辰州、沅州,後奔赴貴州,克普定、普安兩地後,三十萬大軍勢不可擋直逼雲南曲靖。佔據那裡的元朝貴族統治者聞聽明軍攻來的消息,起兵十餘萬屯駐曲靖一帶,和明軍展開激烈交鋒。
作戰經驗豐富的傅友德,趁著天降大霧之時逼近白石江邊,裝成大軍要強行渡江的樣子,暗地裡使出明修賤道暗渡陳倉的招數,派遣數十人從白石江下游悄悄渡江。到達敵方陣營後,鳴金擊鼓,成功擾亂了敵人的陣腳。傅友德聲東擊西,趁機揮師渡江,打了個敵軍措手不及,活捉敵軍首領達理麻,成功收復了曲靖。
這一仗使得朱元璋龍顏大悅,對傅友德封官加爵,給予了高度評價。從這場戰役中可知,傅友德並非是有勇無謀之人,他的死到底是性格所致,還是有其他原因?傅友德指揮戰役
傅友德的死亡原因
傅友德適逢元朝末年,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在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之時,傅友德先投奔紅巾軍起義,後追隨陳友諒、常遇春,最後成為朱元璋帳下武將,為大明朝作出了偉大貢獻。
洪武二十六年,登基近十年的朱元璋因忌憚大將藍玉手握軍權,於是設計誅殺了,而傅友德素來和藍玉交好,所以朱元璋也對他疑心很重。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一日,朱元璋借大宴群臣之際,突然向傅友德發難,責怪他的兒子大不敬,傅友德趕忙起身告罪。朱元璋卻又責備他不敬,並要他提取兒子首級。豈料,傅友德席間當即告辭,遵從朱元璋命令,很快提著兒子的頭顱上殿復命。朱元璋宴請百官從此門經過
朱元璋應該沒有想到他當真砍下兒子頭顱,當下也非常難堪,責備傅友德怎麼狠得下心。
傅友德直面向君說道:「不就是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說罷,竟當著朱元璋的面拔劍自刎,朝堂一片嘩然,雖然此情節壯烈,但傅友德意氣用事了。
朱元璋當著文武百官責備他,等同於在羞辱於他,傅友德也許這樣想。加摯友藍玉將軍之死給他帶來的陰影,以及心中積累了對朱元璋諸多不滿,此時一併爆發並要虐殺自己方可解恨。
只可惜,明朝一位將才就此悲曲離世,真不知該說傅友德之死到底誰之過?
End
發文:果笑
圖片:網路
明朝開國功將自刎在朱元璋面前,為了什麼?
明開國功將傅友德
明朝傅友德曾被朱元璋稱為:「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他是明朝的開國功將之一,西伐巴蜀時太祖寫作《平西蜀文》贊他;北征大漠時七戰七捷,創下傳奇戰功;南平雲貴時僅用百餘日就平定了貴州、雲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論功行賞,封傅友德為潁國公,授予免死和世襲鐵劵。
可是,這樣一位開國大將最終沒逃過功高蓋主之嫌,授予免死和世襲鐵劵沒有任何意義,他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身亡。
傅友德的自刎,以及割下自己兒子頭顱見朱元璋的行為,似乎是在「找死」,到底為什麼如此激憤而死?本文接下來分析一下他,從中找到合理的解釋。
農民到將軍
傅友德世代為農民,故而他日後戰功赫赫,卻有一點本質變不了,即只會為生存而去維護自己利益,卻不會捍衛和爭取自己的權力。再反觀,凡是武將名門出身的人,在處理朝廷君臣關係上,通常明智一些,讓自己利益與 權力最大化才是重點,生存問題不在他們考慮範圍。
所以,從農民到將軍的傅友德不懂得變通,相當於有苦說不出。
而自古以來建立新朝的君王,坐上皇位後就想傳位萬萬代,困擾他們的是皇家威嚴如何才能在開國功臣面前展現,如何坐穩龍椅後安全交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面對確實功高蓋主的功臣,要麼由他們居功自傲,要麼除之而後快,這全看皇帝的選擇。
朱元璋本身也是農民出身,自然會選擇除之而後快,特別是戰功顯著又難以駕馭的功臣。那麼,傅友德對明朝功勞大不大?肯定大;他對朱元璋不忠心嗎?打勝仗給大明朝就是他一片忠心。
胡軍扮演的朱元璋
傅友德的戰功說一:南征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率大軍從湖廣出發,浩浩蕩蕩奔赴雲南,深入到蔥巒疊障的雲貴高原。一路上途經辰州、沅州,後奔赴貴州,克普定、普安兩地後,三十萬大軍勢不可擋直逼雲南曲靖。佔據那裡的元朝貴族統治者聞聽明軍攻來的消息,起兵十餘萬屯駐曲靖一帶,和明軍展開激烈交鋒。
作戰經驗豐富的傅友德,趁著天降大霧之時逼近白石江邊,裝成大軍要強行渡江的樣子,暗地裡使出明修賤道暗渡陳倉的招數,派遣數十人從白石江下游悄悄渡江。到達敵方陣營後,鳴金擊鼓,成功擾亂了敵人的陣腳。傅友德聲東擊西,趁機揮師渡江,打了個敵軍措手不及,活捉敵軍首領達理麻,成功收復了曲靖。
這一仗使得朱元璋龍顏大悅,對傅友德封官加爵,給予了高度評價。從這場戰役中可知,傅友德並非是有勇無謀之人,他的死到底是性格所致,還是有其他原因?
傅友德指揮戰役
傅友德的死亡原因
傅友德適逢元朝末年,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在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之時,傅友德先投奔紅巾軍起義,後追隨陳友諒、常遇春,最後成為朱元璋帳下武將,為大明朝作出了偉大貢獻。
洪武二十六年,登基近十年的朱元璋因忌憚大將藍玉手握軍權,於是設計誅殺了,而傅友德素來和藍玉交好,所以朱元璋也對他疑心很重。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一日,朱元璋借大宴群臣之際,突然向傅友德發難,責怪他的兒子大不敬,傅友德趕忙起身告罪。朱元璋卻又責備他不敬,並要他提取兒子首級。豈料,傅友德席間當即告辭,遵從朱元璋命令,很快提著兒子的頭顱上殿復命。
朱元璋宴請百官從此門經過
朱元璋應該沒有想到他當真砍下兒子頭顱,當下也非常難堪,責備傅友德怎麼狠得下心。
傅友德直面向君說道:「不就是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說罷,竟當著朱元璋的面拔劍自刎,朝堂一片嘩然,雖然此情節壯烈,但傅友德意氣用事了。
朱元璋當著文武百官責備他,等同於在羞辱於他,傅友德也許這樣想。加摯友藍玉將軍之死給他帶來的陰影,以及心中積累了對朱元璋諸多不滿,此時一併爆發並要虐殺自己方可解恨。
只可惜,明朝一位將才就此悲曲離世,真不知該說傅友德之死到底誰之過?
End
發文:果笑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