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春節歷來有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的習俗,一來表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二來也是圖個好彩頭,有一種祈福的意味。不過,出於中國人「禮讓」的傳統,很多親戚在給孩子壓歲錢時會被孩子父母婉拒。
於是,有的人會選擇把紅包偷偷塞給小孩,並叮囑他們不要將這件事情告訴父母。那麼,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看上去「毫無用處」的行為的背後,一般有兩種企圖。
單純的愛護行為
首先,大部分親戚選擇偷偷給小孩塞紅包是一種單純的愛護行為。
有的人給壓歲錢只不過是走走形式,家長一旦出面拒絕便非常「識相」地收回去。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關係比較疏遠的親戚或者朋友身上,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贈與紅包,而是迫於習俗不得已而為之,孩子的家長為避免產生過多沒有必要的利益糾葛也往往會配合他們完成這場「戲」。
不過,如果有親戚真的很關心你,他們就有可能私底下偷偷塞一個紅包給你,因為當著父母的面給紅包很容易被拒絕。同時,在中國的很多家庭中,孩子並沒有支配壓歲錢的權力,他們的父母由於擔心孩子的理財能力就往往會代替孩子保管壓歲錢。
父母們常說的一句話是:
「孩子,壓歲錢我先替你保管著」。
繞過孩子的父母不僅可以順利地送出壓歲錢,還能夠讓孩子真正擁有壓歲錢的支配權,這樣孩子也能真正開心起來。除此之外,如果你的家庭比較困難,一些條件較好的親戚也可能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支援你們家庭,畢竟這種方式既能夠達到一定效果,也不至於讓孩子的家庭感到難堪。
有求於你的父母
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這種行為往往是他們有求於孩子父母的表現。
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觀點認為,人的絕大部分行為都是經過思考的決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當有親戚想要尋求孩子父母幫忙時,如果不方便直接提出求助或者是給予父母好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從不諳世事的孩子「下手」,如果孩子收下了紅包,那麼就會自然而然地對送禮的人產生好感。
不過,既然是想向孩子的父母尋求幫助,那為什麼又不讓孩子告訴父母呢?
這就是這些人的「高明」之處了。儘管這些人沒有直接告訴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通過孩子的精神變化、與這個人頻繁接觸的情況,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同時,孩子也會下意識地向父母反饋這些信息。
「反饋心理(Feedback psychology)」是人類固有的心理特質之一,即人們會對於外部的信息下意識地做出行為上的改變。
眾所周知,如果我們有求於人,那麼給這個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因此,在很多時候,親戚朋友偷偷給孩子紅包是利用孩子來幫助自己建立人設。
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的利益往往最能牽動父母的心。如果讓父母察覺到你對他們的孩子很好,那麼就很容易在孩子父母心中為自己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
如何判斷親戚朋友的真實目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辨別這些人的真實目的呢?其實,他們送給孩子的金錢數額就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標準(也需要考慮到這個人本身的經濟因素)。
一般而言,如果親戚僅僅是出於對晚輩的關心和照顧,那麼偷偷塞給小孩的錢大都是零花錢性質的,數額不會太大,因此也沒有必要讓父母知道。不過,如果給孩子的錢太多,達到了幾千甚至是幾萬的水平,那麼就要保持警惕了,因為這麼多的錢已經遠遠超出了零花錢的範疇,也是一個小孩很難規劃的數目。
因此,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他一定是別有所圖。如果你是晚輩,應該將情況直接向父母反饋,以判斷那個人的真實目的,切忌被眼前的利益沖昏了頭腦,從而給家庭帶來不可預測的傷害。
總之,大部分情況下,親戚朋友給孩子偷偷塞一點錢是只是單純關心晚輩的表現,如果你是晚輩,那麼還是應該感到高興,而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長,也沒必要太過於在意這類事情,不用將其上升到「禮尚往來」的程度。如果送的金額巨大,那麼就需要保持足夠的冷靜與理性,避免掉進他人設置的陷阱。
- The End -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親戚暗中塞錢給你,卻不讓你告訴父母,一般有兩種企圖
在中國,春節歷來有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的習俗,一來表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二來也是圖個好彩頭,有一種祈福的意味。不過,出於中國人「禮讓」的傳統,很多親戚在給孩子壓歲錢時會被孩子父母婉拒。
於是,有的人會選擇把紅包偷偷塞給小孩,並叮囑他們不要將這件事情告訴父母。那麼,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看上去「毫無用處」的行為的背後,一般有兩種企圖。
單純的愛護行為
首先,大部分親戚選擇偷偷給小孩塞紅包是一種單純的愛護行為。
有的人給壓歲錢只不過是走走形式,家長一旦出面拒絕便非常「識相」地收回去。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關係比較疏遠的親戚或者朋友身上,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贈與紅包,而是迫於習俗不得已而為之,孩子的家長為避免產生過多沒有必要的利益糾葛也往往會配合他們完成這場「戲」。
不過,如果有親戚真的很關心你,他們就有可能私底下偷偷塞一個紅包給你,因為當著父母的面給紅包很容易被拒絕。同時,在中國的很多家庭中,孩子並沒有支配壓歲錢的權力,他們的父母由於擔心孩子的理財能力就往往會代替孩子保管壓歲錢。
父母們常說的一句話是:
「孩子,壓歲錢我先替你保管著」。
繞過孩子的父母不僅可以順利地送出壓歲錢,還能夠讓孩子真正擁有壓歲錢的支配權,這樣孩子也能真正開心起來。除此之外,如果你的家庭比較困難,一些條件較好的親戚也可能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支援你們家庭,畢竟這種方式既能夠達到一定效果,也不至於讓孩子的家庭感到難堪。
有求於你的父母
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這種行為往往是他們有求於孩子父母的表現。
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觀點認為,人的絕大部分行為都是經過思考的決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當有親戚想要尋求孩子父母幫忙時,如果不方便直接提出求助或者是給予父母好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從不諳世事的孩子「下手」,如果孩子收下了紅包,那麼就會自然而然地對送禮的人產生好感。
不過,既然是想向孩子的父母尋求幫助,那為什麼又不讓孩子告訴父母呢?
這就是這些人的「高明」之處了。儘管這些人沒有直接告訴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通過孩子的精神變化、與這個人頻繁接觸的情況,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同時,孩子也會下意識地向父母反饋這些信息。
「反饋心理(Feedback psychology)」是人類固有的心理特質之一,即人們會對於外部的信息下意識地做出行為上的改變。
眾所周知,如果我們有求於人,那麼給這個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因此,在很多時候,親戚朋友偷偷給孩子紅包是利用孩子來幫助自己建立人設。
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的利益往往最能牽動父母的心。如果讓父母察覺到你對他們的孩子很好,那麼就很容易在孩子父母心中為自己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
如何判斷親戚朋友的真實目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辨別這些人的真實目的呢?其實,他們送給孩子的金錢數額就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標準(也需要考慮到這個人本身的經濟因素)。
一般而言,如果親戚僅僅是出於對晚輩的關心和照顧,那麼偷偷塞給小孩的錢大都是零花錢性質的,數額不會太大,因此也沒有必要讓父母知道。不過,如果給孩子的錢太多,達到了幾千甚至是幾萬的水平,那麼就要保持警惕了,因為這麼多的錢已經遠遠超出了零花錢的範疇,也是一個小孩很難規劃的數目。
因此,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他一定是別有所圖。如果你是晚輩,應該將情況直接向父母反饋,以判斷那個人的真實目的,切忌被眼前的利益沖昏了頭腦,從而給家庭帶來不可預測的傷害。
總之,大部分情況下,親戚朋友給孩子偷偷塞一點錢是只是單純關心晚輩的表現,如果你是晚輩,那麼還是應該感到高興,而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長,也沒必要太過於在意這類事情,不用將其上升到「禮尚往來」的程度。如果送的金額巨大,那麼就需要保持足夠的冷靜與理性,避免掉進他人設置的陷阱。
- The End -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