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山東的王薄率先起義,河南的翟讓、河北的竇建德,山東的杜伏威,關西的唐弼相續舉兵。一些關隴貴族子弟、地方豪強、豪門富戶也趁火打劫高舉反隋大旗,比如薛舉、李軌、楊玄感、李密等人。
這些人都比李淵舉兵早,李淵並不是沒有反隋之心,他遲遲不舉兵的主要原因是實力不足,也就是兵力不夠,而且隋煬帝還在他身邊安插了眼線。李淵一直不敢大張旗鼓的招兵,到了李淵太原舉兵也不過數萬人,這幾萬人還是李淵煞費苦心才籌集而來,李淵留下一部分軍隊鎮守太原,率領剩餘的三萬餘人踏上西征之路。
李淵的大本營位於山西太原,東有竇建德,南有李密,北有突厥,這些勢力都對太原虎視眈眈,李淵如果西征不成,有人乘機襲擊太原,那麼他將會腹背受敵,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李淵又是如何利用數萬人馬,在一年之內完成稱帝大業呢?
多番謀劃,舉兵西征
李密起兵時面臨幾大難題:
第一、北方的突厥、劉武周,河北的竇建德在虎視眈眈。
第二、南方的李密傭兵數十萬。
第三、兵力太少,實力不足。
第四、如何除掉隋煬帝的眼線。
李淵與馬邑太守王仁恭在代北守邊抵禦突厥時,手上的兵力只有幾千人,後來李淵升任太原留守,期間他大敗太原附近一股名叫「歷山飛」的農民起義軍,殘餘義軍攜家屬投降李淵,人數多達幾萬人,雖然義軍的投降壯大了李淵的實力,但是這點兵力遠遠不夠。
就在此時在李淵官治下的馬邑,一位名叫劉武周的軍人聯合突厥叛亂,李淵擴充兵力的機會來了,他誇大其詞地嚇唬隋煬帝派來的兩位眼線王威和高君雅,說劉武周反叛一事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你我都是要掉腦袋的,王威和高君雅也沒太大的本事,就把太原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李淵。
李淵以征討劉武周為借口大張旗鼓招兵買馬,短短几日之內就招募到幾千士兵,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淵設計殺害了王威和高君雅。
此後李淵派自己的兒子李建成到河東交朋結友,李世民則到太原城內拉攏豪傑,召女婿柴紹至太原商議大事。
除了李淵的兒子們很給力以外,他的女兒平陽公主也是女中豪傑,柴紹走後,平陽公主獨自離開長安到鄠縣招兵買馬,還招降了鄠縣附近的一支由何潘仁領導的起義軍,兵力多達幾萬人,同時她還派人四處聯絡拉攏豪強,最後平陽公主傭兵多達七萬人。
李淵知道突厥就跟當年的匈奴人一樣,南下犯邊為的是錢財,並不是土地,為了消除後方的威脅,李密親筆寫了一封信給突厥始畢可汗,表示只要拿下長安,金銀珠寶都給他。始畢可汗大喜過望,答應與李淵結盟。
突厥問題解決後,剩下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那就是傭兵數十萬的瓦崗軍,李淵以下級對待上級的口吻給李密寫了一封信:「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普天之下唯有你才是天下之主。」李密自從奪取瓦崗大權後,內心開始膨脹,當他看到李淵的來信時,更加自傲,他對手下人說:「李淵已經不跟我們爭天下了,這天下以後就是咱們的了。」
李淵暫時向李密低頭,無非想利用李密幫他牽制洛陽的隋朝重兵,讓他毫無後顧之憂西取關中,後來李密與王世充、宇文化及在洛陽互相攻伐,三敗俱傷,李淵可謂是漁翁得利。
一切安排妥當後,李密留下兒子李元吉鎮守太原,防止竇建德、劉武周乘虛而入,隨後李淵率領三萬多唐軍踏上了西征之路。
大敗宋老生,攻克霍邑城
李淵為了避免樹大招風,並沒有直接舉起反隋大旗,而是打著「廢昏立明,擁立代王楊侑,匡複隋室」的旗號。代王楊侑可不是草包,他知道李淵尊自己為皇帝只不過是障眼法,於是他讓宋老生率領兩萬精兵鎮守太原前往長安的必經之路霍邑(今山西霍縣),大將軍屈突通鎮守河東郡,如此以來可以對唐軍形成掎角之勢。
當唐軍行至距離霍邑五十餘里地的賈胡堡時,恰逢連日大雨,唐軍糧草告急,此時遠處傳來劉武周準備攻打太原的消息,李淵聽後心急如焚便開會商討此事,裴寂等人建議回援太原,等後方穩固後,再做定論,而李世民、李建成卻堅決反對,他們還說:「雨停就進軍,如果不提宋老生的首級來見,我們以死死謝罪。」
就在此時,到霍邑城刺探軍情的柴紹回到唐營,他報告李淵說:「宋老生勇而無謀,只要他肯迎戰,可一戰而擒之。」
雨過天晴後,唐軍來到霍邑城下,李淵為了誘激宋老生出城迎戰,派人到霍邑城下四處巡視,還時不時的指手畫腳,做出一副尋找立營地點的樣子。
宋老生果然沉不住氣,唐軍如此囂張,分明是在羞辱他,於是他準備率領全軍,趁唐軍還沒有來得及安營紮寨打他個措手不及,結果宋老生中計了,他一出城就被唐軍誘敵深入,致使全軍覆沒,霍邑城失守。
霍邑之戰是唐軍自起兵以來獲得的第一場大勝利,事後,李淵為了籠絡人心,鼓舞將士們士氣,不分貴賤,無論你是奴隸出身還是貴族子弟,只要立下軍功,都可以得到封賞。
大敗屈突通,長安登基稱帝
唐軍消滅宋老生部後,只剩下屈突通部還在鎮守河東郡,這是守衛長安的最後一支軍隊,屈突通可不是像宋老生那樣好忽悠,此人秉公執法,連自己的親人犯法也絕不包庇寬容,而且他通曉兵法,驍勇善戰,多次奉命鎮壓農民起義軍,斬殺叛軍萬餘人。
河東城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城牆高厚,糧多兵強,唐軍嘗試著攻城卻以失敗而告終。李淵想出一計,他打算放棄河東城,渡黃河直奔長安,在李淵看來唐軍撤走後,屈突通不可能不追擊。隋煬帝給屈突通的任務是保衛長安,放走敵人,讓他們直搗長安,還算哪門子保衛,隋煬帝要是追究責任他可難逃一死。反正橫豎也是死,所以屈突通明知率軍出城必敗無疑,他也不能龜縮在城內。
正如李淵所料,唐軍撤走後,屈突通率軍追擊,在潼關附近,唐隋兩軍展開決戰,唐軍大敗隋軍,李淵掃除了守衛長安的最後一支軍隊。
此時此刻李淵前途一片光明,隋軍重兵集團在洛陽與瓦崗軍打得不可開交,他們阻止不了李淵西進的步伐,隋煬帝還在江都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更讓李淵欣慰的是他有非常出色的兒子,唐軍一路西進,他的兩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都顯得格外精明能幹,他的女兒平陽公主把長安城外的威脅已經掃除,他的另外一位女婿段綸聚集一萬多兵馬前來響應,長安對於李淵來說猶如囊中之物。
此時李淵關隴貴族子弟的身份又佔了大便宜,李淵之前曾經聲稱自己的先祖是隴西李氏,這相當符合關隴集團的胃口,當唐軍臨近關中時,山西、陝西一帶的武裝力量,地方豪強紛紛來降,在他們的幫助下李淵攻下了永豐倉,亂世之中有糧就有兵,唐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永豐倉。唐軍拿下永豐倉後,附近的百姓盛飯盛湯歡迎唐軍的到來,黃河周圍的百姓還獻上渡船等一系列的物資,幫助李淵成立了水軍。
李淵拿下永豐倉後開倉放糧,饑民成群結隊趕往永豐倉,加上歸附李淵的各地武裝和豪強,李淵實力大增,單獨李世民部就發展到九萬人,到了李淵攻打長安時,他手中的兵力多達數十萬之眾。
雖然此時長安城內兵多糧多,但是隋軍沒有戰鬥力。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九日,唐軍攻入長安,李淵下令:「但凡侵犯隋朝宗廟及皇室宗族者,罪及三族。」與此同時與百姓約法十二章,唐軍所到之處百姓載歌載舞相迎。
三天後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代王楊侑為帝,第二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遇害,讓李淵沒了後顧之憂,兩個月後,李淵逼迫楊侑禪位,建國號「唐」。
從這之後,一個持續近三百年的盛世王朝就此誕生了。
李淵起兵時只有三萬人,為何能夠一年之內就稱帝?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山東的王薄率先起義,河南的翟讓、河北的竇建德,山東的杜伏威,關西的唐弼相續舉兵。一些關隴貴族子弟、地方豪強、豪門富戶也趁火打劫高舉反隋大旗,比如薛舉、李軌、楊玄感、李密等人。
這些人都比李淵舉兵早,李淵並不是沒有反隋之心,他遲遲不舉兵的主要原因是實力不足,也就是兵力不夠,而且隋煬帝還在他身邊安插了眼線。李淵一直不敢大張旗鼓的招兵,到了李淵太原舉兵也不過數萬人,這幾萬人還是李淵煞費苦心才籌集而來,李淵留下一部分軍隊鎮守太原,率領剩餘的三萬餘人踏上西征之路。
李淵的大本營位於山西太原,東有竇建德,南有李密,北有突厥,這些勢力都對太原虎視眈眈,李淵如果西征不成,有人乘機襲擊太原,那麼他將會腹背受敵,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李淵又是如何利用數萬人馬,在一年之內完成稱帝大業呢?
多番謀劃,舉兵西征
李密起兵時面臨幾大難題:
第一、北方的突厥、劉武周,河北的竇建德在虎視眈眈。
第二、南方的李密傭兵數十萬。
第三、兵力太少,實力不足。
第四、如何除掉隋煬帝的眼線。
李淵與馬邑太守王仁恭在代北守邊抵禦突厥時,手上的兵力只有幾千人,後來李淵升任太原留守,期間他大敗太原附近一股名叫「歷山飛」的農民起義軍,殘餘義軍攜家屬投降李淵,人數多達幾萬人,雖然義軍的投降壯大了李淵的實力,但是這點兵力遠遠不夠。
就在此時在李淵官治下的馬邑,一位名叫劉武周的軍人聯合突厥叛亂,李淵擴充兵力的機會來了,他誇大其詞地嚇唬隋煬帝派來的兩位眼線王威和高君雅,說劉武周反叛一事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你我都是要掉腦袋的,王威和高君雅也沒太大的本事,就把太原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李淵。
李淵以征討劉武周為借口大張旗鼓招兵買馬,短短几日之內就招募到幾千士兵,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淵設計殺害了王威和高君雅。
此後李淵派自己的兒子李建成到河東交朋結友,李世民則到太原城內拉攏豪傑,召女婿柴紹至太原商議大事。
除了李淵的兒子們很給力以外,他的女兒平陽公主也是女中豪傑,柴紹走後,平陽公主獨自離開長安到鄠縣招兵買馬,還招降了鄠縣附近的一支由何潘仁領導的起義軍,兵力多達幾萬人,同時她還派人四處聯絡拉攏豪強,最後平陽公主傭兵多達七萬人。
李淵知道突厥就跟當年的匈奴人一樣,南下犯邊為的是錢財,並不是土地,為了消除後方的威脅,李密親筆寫了一封信給突厥始畢可汗,表示只要拿下長安,金銀珠寶都給他。始畢可汗大喜過望,答應與李淵結盟。
突厥問題解決後,剩下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那就是傭兵數十萬的瓦崗軍,李淵以下級對待上級的口吻給李密寫了一封信:「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普天之下唯有你才是天下之主。」李密自從奪取瓦崗大權後,內心開始膨脹,當他看到李淵的來信時,更加自傲,他對手下人說:「李淵已經不跟我們爭天下了,這天下以後就是咱們的了。」
李淵暫時向李密低頭,無非想利用李密幫他牽制洛陽的隋朝重兵,讓他毫無後顧之憂西取關中,後來李密與王世充、宇文化及在洛陽互相攻伐,三敗俱傷,李淵可謂是漁翁得利。
一切安排妥當後,李密留下兒子李元吉鎮守太原,防止竇建德、劉武周乘虛而入,隨後李淵率領三萬多唐軍踏上了西征之路。
大敗宋老生,攻克霍邑城
李淵為了避免樹大招風,並沒有直接舉起反隋大旗,而是打著「廢昏立明,擁立代王楊侑,匡複隋室」的旗號。代王楊侑可不是草包,他知道李淵尊自己為皇帝只不過是障眼法,於是他讓宋老生率領兩萬精兵鎮守太原前往長安的必經之路霍邑(今山西霍縣),大將軍屈突通鎮守河東郡,如此以來可以對唐軍形成掎角之勢。
當唐軍行至距離霍邑五十餘里地的賈胡堡時,恰逢連日大雨,唐軍糧草告急,此時遠處傳來劉武周準備攻打太原的消息,李淵聽後心急如焚便開會商討此事,裴寂等人建議回援太原,等後方穩固後,再做定論,而李世民、李建成卻堅決反對,他們還說:「雨停就進軍,如果不提宋老生的首級來見,我們以死死謝罪。」
就在此時,到霍邑城刺探軍情的柴紹回到唐營,他報告李淵說:「宋老生勇而無謀,只要他肯迎戰,可一戰而擒之。」
雨過天晴後,唐軍來到霍邑城下,李淵為了誘激宋老生出城迎戰,派人到霍邑城下四處巡視,還時不時的指手畫腳,做出一副尋找立營地點的樣子。
宋老生果然沉不住氣,唐軍如此囂張,分明是在羞辱他,於是他準備率領全軍,趁唐軍還沒有來得及安營紮寨打他個措手不及,結果宋老生中計了,他一出城就被唐軍誘敵深入,致使全軍覆沒,霍邑城失守。
霍邑之戰是唐軍自起兵以來獲得的第一場大勝利,事後,李淵為了籠絡人心,鼓舞將士們士氣,不分貴賤,無論你是奴隸出身還是貴族子弟,只要立下軍功,都可以得到封賞。
大敗屈突通,長安登基稱帝
唐軍消滅宋老生部後,只剩下屈突通部還在鎮守河東郡,這是守衛長安的最後一支軍隊,屈突通可不是像宋老生那樣好忽悠,此人秉公執法,連自己的親人犯法也絕不包庇寬容,而且他通曉兵法,驍勇善戰,多次奉命鎮壓農民起義軍,斬殺叛軍萬餘人。
河東城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城牆高厚,糧多兵強,唐軍嘗試著攻城卻以失敗而告終。李淵想出一計,他打算放棄河東城,渡黃河直奔長安,在李淵看來唐軍撤走後,屈突通不可能不追擊。隋煬帝給屈突通的任務是保衛長安,放走敵人,讓他們直搗長安,還算哪門子保衛,隋煬帝要是追究責任他可難逃一死。反正橫豎也是死,所以屈突通明知率軍出城必敗無疑,他也不能龜縮在城內。
正如李淵所料,唐軍撤走後,屈突通率軍追擊,在潼關附近,唐隋兩軍展開決戰,唐軍大敗隋軍,李淵掃除了守衛長安的最後一支軍隊。
此時此刻李淵前途一片光明,隋軍重兵集團在洛陽與瓦崗軍打得不可開交,他們阻止不了李淵西進的步伐,隋煬帝還在江都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更讓李淵欣慰的是他有非常出色的兒子,唐軍一路西進,他的兩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都顯得格外精明能幹,他的女兒平陽公主把長安城外的威脅已經掃除,他的另外一位女婿段綸聚集一萬多兵馬前來響應,長安對於李淵來說猶如囊中之物。
此時李淵關隴貴族子弟的身份又佔了大便宜,李淵之前曾經聲稱自己的先祖是隴西李氏,這相當符合關隴集團的胃口,當唐軍臨近關中時,山西、陝西一帶的武裝力量,地方豪強紛紛來降,在他們的幫助下李淵攻下了永豐倉,亂世之中有糧就有兵,唐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永豐倉。唐軍拿下永豐倉後,附近的百姓盛飯盛湯歡迎唐軍的到來,黃河周圍的百姓還獻上渡船等一系列的物資,幫助李淵成立了水軍。
李淵拿下永豐倉後開倉放糧,饑民成群結隊趕往永豐倉,加上歸附李淵的各地武裝和豪強,李淵實力大增,單獨李世民部就發展到九萬人,到了李淵攻打長安時,他手中的兵力多達數十萬之眾。
雖然此時長安城內兵多糧多,但是隋軍沒有戰鬥力。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九日,唐軍攻入長安,李淵下令:「但凡侵犯隋朝宗廟及皇室宗族者,罪及三族。」與此同時與百姓約法十二章,唐軍所到之處百姓載歌載舞相迎。
三天後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代王楊侑為帝,第二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遇害,讓李淵沒了後顧之憂,兩個月後,李淵逼迫楊侑禪位,建國號「唐」。
從這之後,一個持續近三百年的盛世王朝就此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