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這是南宋詩人陸遊在《關山月》里所寫的前兩句,辛辣諷刺了南宋朝廷不思進取軍備廢弛的現狀,可謂字字如刀。和戎詔,即宋金和議,是南宋為求苟安而與金人簽訂的不平等盟約。
說到這兒,估計已經有人在大罵高宗趙構了,因為他殺害了最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並簽下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不過,陸遊所鞭笞的現狀卻與趙構無關,因為這道和戎詔是指南宋在1164年與金國簽訂的隆興和議,那時高宗趙構已經退位,當家的是他的義子趙昚,即南宋孝宗。
雖然都是與金媾和,但宋孝宗卻與他的前任大不一樣,何以見得?後人評說:聰明英毅,銳志恢復(故土),南渡諸君之首——元宰相脫脫;性資英明,治行勤勵,恢復拳拳——明禮部尚書孫承恩。
是不是聽著有點兒矛盾?既有恢復之心,又何來隆興和議呢?這得從隆興北伐說起,因為正是那次不成功的北伐,讓這位力主抗金的有志明君一戰沉淪,向金國及朝中主和派徹底妥協。
公元1163年,南宋隆興元年,初登大位的宋孝宗越過三省六部,直接詔令江淮宣撫使張浚出師北伐,對金不宣而戰,結果慘敗於符離。符離戰後,雙方打打停停,最終於次年年底簽訂了隆興和議,此後四十年內,宋朝的軍隊再也沒有踏入中原。
不經廷議輕啟戰端,一朝受挫便萎靡不振,難道所謂的「南渡諸君之首」就是這種水平?當然不是,首先隆興北伐絕非意氣用事;其次,導致宋孝宗妥協的主因也並不在戰場上。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孝宗登基,七月以主戰著稱的張浚就被派到兩淮督軍,進行戰爭準備。九個月後(即隆興元年四月)張浚奉詔入宮,最後敲定對金的作戰計劃。四月底,由大將李顯忠、邵宏淵統兵,八萬精銳分駐定遠、盱眙,北伐正式開始。
由此可見,隆興北伐是經過充分準備的,秘而不宣只是為了避開主和派的阻繞,同時也增加了戰役的突然性。然而,符離之敗讓一切努力都化成了泡影,武將們輸掉不只是一場戰役,更多的是皇帝對北伐的信心。在武將的身上,宋孝宗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隆興北伐孝宗可謂是所託非人,作為最高統帥,張浚雖然治軍有術,卻沒有殺伐決斷的睿智。除了整軍經武,張浚最大的貢獻在於擇將,當年威鎮川陝的吳玠就是他舉薦的,但這一次明顯是看走了眼。
李顯忠是個將才,可要節制邵宏淵就難了,邵宏淵是什麼人?中興十三處戰功有他一處,而李顯忠畢竟投降過金國和西夏,不服很正常。更荒唐的是,張浚竟明著同意邵宏淵不接受李顯忠這位主將的調遣,所以符離之敗邵宏淵見死不救自是主因,但張浚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那麼南宋就沒人能統帥三軍了么?當然有,比如岳飛、韓世忠、劉琦、吳玠……都死了。孝宗一朝有北伐之君卻無北伐之將,所言不虛。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戰場上的失敗必然會牽動政局。北伐失利後,以秦檜餘黨為首的主和派重新佔據了上風,借戰敗之機大肆排擠主戰人士,就連退居二線的高宗趙構也敦促孝宗停戰。與此同時,各地自然災害頻發,又出現日食等異常天象,彷彿北伐是逆天之舉。如此種種,宋孝宗不得不把恢復中原的計劃無限擱置,而上位不久的金世宗也急於穩定內部,同樣求和心切,於是在隆興二年年底,雙方簽訂了停戰息兵的隆興和議。
有趣的是,那金世宗完顏雍也是一代明主,素有小堯舜的美名,即位僅比宋孝宗早一年,可去世的第二個月宋孝宗就下詔禪位了,好像是上天有意讓這兩個強人對耗,在相互忌憚中治理國家,不敢有片刻鬆懈。
宋朝對中原的仰望:從抗金到媾和,是誰冷卻了南渡英主的一腔熱血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這是南宋詩人陸遊在《關山月》里所寫的前兩句,辛辣諷刺了南宋朝廷不思進取軍備廢弛的現狀,可謂字字如刀。和戎詔,即宋金和議,是南宋為求苟安而與金人簽訂的不平等盟約。
說到這兒,估計已經有人在大罵高宗趙構了,因為他殺害了最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並簽下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不過,陸遊所鞭笞的現狀卻與趙構無關,因為這道和戎詔是指南宋在1164年與金國簽訂的隆興和議,那時高宗趙構已經退位,當家的是他的義子趙昚,即南宋孝宗。
雖然都是與金媾和,但宋孝宗卻與他的前任大不一樣,何以見得?後人評說:聰明英毅,銳志恢復(故土),南渡諸君之首——元宰相脫脫;性資英明,治行勤勵,恢復拳拳——明禮部尚書孫承恩。
是不是聽著有點兒矛盾?既有恢復之心,又何來隆興和議呢?這得從隆興北伐說起,因為正是那次不成功的北伐,讓這位力主抗金的有志明君一戰沉淪,向金國及朝中主和派徹底妥協。
公元1163年,南宋隆興元年,初登大位的宋孝宗越過三省六部,直接詔令江淮宣撫使張浚出師北伐,對金不宣而戰,結果慘敗於符離。符離戰後,雙方打打停停,最終於次年年底簽訂了隆興和議,此後四十年內,宋朝的軍隊再也沒有踏入中原。
不經廷議輕啟戰端,一朝受挫便萎靡不振,難道所謂的「南渡諸君之首」就是這種水平?當然不是,首先隆興北伐絕非意氣用事;其次,導致宋孝宗妥協的主因也並不在戰場上。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孝宗登基,七月以主戰著稱的張浚就被派到兩淮督軍,進行戰爭準備。九個月後(即隆興元年四月)張浚奉詔入宮,最後敲定對金的作戰計劃。四月底,由大將李顯忠、邵宏淵統兵,八萬精銳分駐定遠、盱眙,北伐正式開始。
由此可見,隆興北伐是經過充分準備的,秘而不宣只是為了避開主和派的阻繞,同時也增加了戰役的突然性。然而,符離之敗讓一切努力都化成了泡影,武將們輸掉不只是一場戰役,更多的是皇帝對北伐的信心。在武將的身上,宋孝宗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隆興北伐孝宗可謂是所託非人,作為最高統帥,張浚雖然治軍有術,卻沒有殺伐決斷的睿智。除了整軍經武,張浚最大的貢獻在於擇將,當年威鎮川陝的吳玠就是他舉薦的,但這一次明顯是看走了眼。
李顯忠是個將才,可要節制邵宏淵就難了,邵宏淵是什麼人?中興十三處戰功有他一處,而李顯忠畢竟投降過金國和西夏,不服很正常。更荒唐的是,張浚竟明著同意邵宏淵不接受李顯忠這位主將的調遣,所以符離之敗邵宏淵見死不救自是主因,但張浚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那麼南宋就沒人能統帥三軍了么?當然有,比如岳飛、韓世忠、劉琦、吳玠……都死了。孝宗一朝有北伐之君卻無北伐之將,所言不虛。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戰場上的失敗必然會牽動政局。北伐失利後,以秦檜餘黨為首的主和派重新佔據了上風,借戰敗之機大肆排擠主戰人士,就連退居二線的高宗趙構也敦促孝宗停戰。與此同時,各地自然災害頻發,又出現日食等異常天象,彷彿北伐是逆天之舉。如此種種,宋孝宗不得不把恢復中原的計劃無限擱置,而上位不久的金世宗也急於穩定內部,同樣求和心切,於是在隆興二年年底,雙方簽訂了停戰息兵的隆興和議。
有趣的是,那金世宗完顏雍也是一代明主,素有小堯舜的美名,即位僅比宋孝宗早一年,可去世的第二個月宋孝宗就下詔禪位了,好像是上天有意讓這兩個強人對耗,在相互忌憚中治理國家,不敢有片刻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