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冬天,乾陵墓道被幾名在梁山上炸石頭的農民發現。當時這是一個震驚中國考古界的大事件,因為唐朝皇陵只剩下乾陵地宮保存完整了。大家都非常激動,尤其是郭沫若最為激動,因為他認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極有可能在乾陵地宮裡。
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周總理否決了乾陵地宮發掘計劃,「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乾陵地宮是沒有發掘,可考古人員為弄清楚地宮的大概布局,還是發掘了幾座陪葬墓。在所有已經發掘的陪葬墓中,武則天孫女永泰公主(即李仙蕙)的墓地被屢屢提及。
史書記載,永泰公主是被武則天逼著自殺的,死時只有17歲。當唐中宗複位後,他追贈李仙蕙為永泰公主,重新舉行了盛大葬禮,並將墓稱為「陵」。大家都知道,古代權貴階層死後一定會有大量陪葬品,何況永泰公主墓地還是「陵」墓規格。
果不其然,永泰公主墓地在歷史上遭到了多次盜掘,即便如此也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發掘的最大一座唐墓,這座墓墳冢部分由墓道、五個過洞、六個天井、甬道、八個便房和前後墓室組成,墓道長87.5米,寬3.7米,墓道兩側畫有巨大的青龍、白虎和身穿紫、紅、綠戰袍,頭戴襆巾、腰佩貼金寶劍的武士等。
不難想像,當年墓地地上建築一定非常宏偉。正因此,從唐朝末年就不斷有盜墓賊光顧墓室。永泰公主墓從1960年開始發掘,歷時兩年發掘完畢。考古人員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具頭朝下(埋入土中)腳朝上的倒立著屍骨,在屍骨周邊還有散落的金、玉、鎏金等陪葬品。
從周邊環境來看,屍骨右上方就是一個盜洞,考古人員猜測這具屍骨的身份就是一個盜墓賊。經過專家的鑒定,這具屍骨大約在五代到宋初,死者年齡在25歲左右。進一步檢查發現,這個盜墓賊死亡過程非常凄慘。
有兩種可能的死因,一是這名盜墓賊給盜洞里的同伴遞送文物,未曾想同伴想獨吞,結果用利斧砸死了他。這種說法的直接證據是,在屍骨旁發現了一把利斧,而且屍骨頭部發現斧頭留下的傷痕;二是這名盜墓賊在盜墓時突然被人發現,附近人就堵住了盜洞,結果盜墓賊在墓室里被活活悶死了。換句話說,這名盜墓賊守著寶藏被困了千年。
這個殘酷的案例讓我們逐漸理解了這樣一個現象,為何古代盜墓賊一般都是父子、親兄弟等有血緣關係的人。因為,如果沒有血緣關係作為紐帶,一旦大家發現墓室里有大量奇珍異寶,很可能會導致悲劇的出現。
參考資料:《永泰公主墓發掘日誌》
陝西挖開武則天孫女墓,墓中發現一盜墓賊,守著金銀珠寶倒立上千年
1958年冬天,乾陵墓道被幾名在梁山上炸石頭的農民發現。當時這是一個震驚中國考古界的大事件,因為唐朝皇陵只剩下乾陵地宮保存完整了。大家都非常激動,尤其是郭沫若最為激動,因為他認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極有可能在乾陵地宮裡。
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周總理否決了乾陵地宮發掘計劃,「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乾陵地宮是沒有發掘,可考古人員為弄清楚地宮的大概布局,還是發掘了幾座陪葬墓。在所有已經發掘的陪葬墓中,武則天孫女永泰公主(即李仙蕙)的墓地被屢屢提及。
史書記載,永泰公主是被武則天逼著自殺的,死時只有17歲。當唐中宗複位後,他追贈李仙蕙為永泰公主,重新舉行了盛大葬禮,並將墓稱為「陵」。大家都知道,古代權貴階層死後一定會有大量陪葬品,何況永泰公主墓地還是「陵」墓規格。
果不其然,永泰公主墓地在歷史上遭到了多次盜掘,即便如此也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發掘的最大一座唐墓,這座墓墳冢部分由墓道、五個過洞、六個天井、甬道、八個便房和前後墓室組成,墓道長87.5米,寬3.7米,墓道兩側畫有巨大的青龍、白虎和身穿紫、紅、綠戰袍,頭戴襆巾、腰佩貼金寶劍的武士等。
不難想像,當年墓地地上建築一定非常宏偉。正因此,從唐朝末年就不斷有盜墓賊光顧墓室。永泰公主墓從1960年開始發掘,歷時兩年發掘完畢。考古人員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具頭朝下(埋入土中)腳朝上的倒立著屍骨,在屍骨周邊還有散落的金、玉、鎏金等陪葬品。
從周邊環境來看,屍骨右上方就是一個盜洞,考古人員猜測這具屍骨的身份就是一個盜墓賊。經過專家的鑒定,這具屍骨大約在五代到宋初,死者年齡在25歲左右。進一步檢查發現,這個盜墓賊死亡過程非常凄慘。
有兩種可能的死因,一是這名盜墓賊給盜洞里的同伴遞送文物,未曾想同伴想獨吞,結果用利斧砸死了他。這種說法的直接證據是,在屍骨旁發現了一把利斧,而且屍骨頭部發現斧頭留下的傷痕;二是這名盜墓賊在盜墓時突然被人發現,附近人就堵住了盜洞,結果盜墓賊在墓室里被活活悶死了。換句話說,這名盜墓賊守著寶藏被困了千年。
這個殘酷的案例讓我們逐漸理解了這樣一個現象,為何古代盜墓賊一般都是父子、親兄弟等有血緣關係的人。因為,如果沒有血緣關係作為紐帶,一旦大家發現墓室里有大量奇珍異寶,很可能會導致悲劇的出現。
參考資料:《永泰公主墓發掘日誌》